“不用下窗去摸,手机轻轻一碰,医保结算就搞定了,真方便!” 10月中旬,从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院的王女士表达了喜悦之情。根据以往经验,王女士出院时,必须在入院窗口排队办理保险结算。此次发布,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推出的“住院医保移动支付”功能,王女士在病房内通过手机即可快速完成医保结算,极大提升了就医体验。 “小病不忧,大病不忧”是卡拉尼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十四五”期间,重庆医保体系遵循改革创新和数字化“双轮驱动”加强医疗保障,建成覆盖3200万人的基本医疗保障保险,实现了“医疗保障、生殖疾病报销、住院门诊保障、大病小病责任共担”的医院政策。部分医保项目市民可以“在家门口”办理。市医保局供图 01。一部手机,让全家“尽可能”出行就医。20岁的小婷是医院的医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妈妈张女士拿出手机,点击一下,不再担心,医保费用自动报销,自付费部分秒自动扣除,全程无需掏卡,这样的智能场景就是重庆医保为千家万户提供的“经济大礼包”:从门诊到住院,从儿童到老人,一部手机就可以让全家人去医院“一样多”。在重庆,手机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属,更成为家庭医学治疗的“万能钥匙”。通过“家庭账户”功能,可以实现整个登记、更新流程:沙坪坝区的刘先生链接父母账户,帮助父母在线一键登记、解决医疗保险;上班族李女士直接用手机给儿子在公司交了考试费。 “家庭账户”还设想了一个“家庭资金池”,孩子的医疗费用可以直接从父母的个人账户中扣除。市民可在“崇医医院”小程序“住院服务”中找到“自助出院结算”办理医保出院结算。第一附属医院供图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对于慢性病和特殊疾病需要长期护理的患者,重庆医保也有“科技处方”:糖尿病患者陈大爷每个月都需要到移动互联网医院续签处方。结合电子医保处方流转,他通过“重庆买药易购”选择药店,然后用医保网上预约、支付,药品就可以直接送到家中。市医保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市355家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开通移动医保支付。参保人可通过手机完成挂号、结算、缴费等整个医疗流程,平均就诊时间缩短30%左右;如今,全国有 17,000 个指定医疗机构接入医保电子处方中心的市医院共转移电子医保处方126万张。参保人员可通过重庆医保微信公众号“余药易购”查询可转让电子处方的药店位置、比价、网上购药、送货上门等服务,让参保人员体验网上医疗购药的便捷新模式。 02 便捷服务“零距离”15 医保服务“上门”办理。五年的变化,让山区城市的人们不仅看病、买药更方便,还可以更方便地办理“家门口”的医疗服务。重庆幅员辽阔、人口分散,民众办理医疗保险面临“路途遥远、时间长”的问题。以前必须去区县医疗机构您可以通过保险服务窗口为您的孩子办理居民医疗保险,并自行支付门诊或住院费用。现在可以在村委会或者居委会办理! “十四五”期间,市医保局以“上门”服务为重点,依托镇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与银行、邮局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建设“医保服务站”,在设计中建设医保服务与四个自营“管理站”,社会力量互补,实现“镇有网点、村有服务”。现在有 9,876 个。同时,市医保局还推出了“重庆市医保基层服务网络大厅”。乡镇等基层医保服务网点为附近参保人员提供15次高保办理“职工个人医疗保险登记、全省异地长期居民城乡医疗保险登记”等业务事项。共受理案件1万余件。市医保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市医保基层服务网络大厅”的建设,让群众“就近办事”变得更加便捷,特别是解决了老年人等群体不会使用智能设备办理业务以及偏远地区医保保险服务密度低、无法标明医疗服务便捷性和可及性的问题。市民在“重庆市医疗保险基层服务网络大厅”办理业务。受访者提供的照片:03机组“新变化”集采成果“超级团购”减少患者负担“现在每个月吃药只需要10元左右,以前一个月100多元,现在便宜了”。王先生今年70岁,患有高血压多年,因长期口服降压药厄贝沙坦而咳嗽。现在花更少的钱就能买到同样效果的好药,这让王先生高兴极了。像王先生这样的患者在重庆还有很多,药品价格的变化是由于近年来药师全面集中采购药品所致。所谓医药耗材集中批量采购,是指“医保部门”将“大量医院对超额订单的医药耗材需求进行包装,并进行数量与价格关联,挤压虚高价格,让患者用上实惠的优质药品。”近年来,市医保局扩大了集中采购范围。药品集中采购实行集中采购,让没有集中采购的患者受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支持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成功打造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示范平台。目前,重庆已开展药品集中采购1228种、耗材集中采购66种,较“十四五”年初的279种药品集中采购、耗材集中采购7种大幅增长。目前,50%以上的药品用于全市医疗机构集中采购,减轻公众费用负担295.51亿元。比如乙肝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集采前,患者每年花费约4000-5000元。集中收购后,每年的营业额价格已降至100-200元左右,人们的用药负担明显减轻。同时,市医保局还对村卫生室、私立医院、零售药店进行药品集中采购。市民可在全市1661家零售药店、1532家村卫生室、180家个体医疗机构集中购药。老百姓将在家门口享受到集中采购改革的红利。民生,健康最重要。 “十四五”期间,重庆市医疗保险业聚焦群众医疗保险领域急、难、久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宗集中采购、开展药品集中采购“三先行”活动等一系列举措,使患者就近得药、就近买到好药;参保人可以完成整个就医过程都通过手机完成,还有很多便利和造福百姓的步骤。医疗保险作为保障民生的安全网,以实际行动回应了大家对“看病”的期待,成为改善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凝聚稳定的重要力量。第一眼电视台-华龙网记者唐宇/文陈宇/回顾相关链接:不平凡的“十四五”·我们的五年①| “十四五”特大城市市民民生不平凡·我们过去的五年②丨在重庆,了解美丽城市生态密码不平凡“十四五”·我们过去的五年③丨温暖保护,感受山城民生温暖太多“安全”“感触”不平凡“十四五”·我们过去的五年⑤|重庆:让“诗与远方”结出硕果,让巴渝文化的文脉熠熠生辉。我们过去的五年⑥丨两江水涨潮,重庆民营经济“提速”“十四五”·我们过去的五年⑦丨“霸掌天”重庆能源奏响“追风追日”的变奏。五年来,梅罗拥有三张金名片。重庆制造业的“硬核信心”在“十四五”中变得非凡。五年来,我们以知识产权为盾,为重庆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