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多个行政区划调整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群众经济关切——上学、就医不受影响,证照继续有效。
2025-11-07 06:16:32
来源:重庆日报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颜安 11月6日,重庆市政府召开会议,介绍本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相关情况。此次行政区划安排主要涉及两江新区、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这一行政区划重组后,人民的教育、医疗、换证等经济问题备受关注。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等负责人各部门回应社会关切。这一行政区划的重组,对于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行政区划重组,对于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四个效益’上。”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健在发布会答问环节解释道。一是有利于更好落实国家战略。行政区划重组后,两江新区将提供江北嘴西部金融中心、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等开放平台功能,开发开放优势更加突出,有利于国家西部陆季走廊高水平提升。北碚便捷区,作为重庆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毗邻四川广安。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中的承上启下作用更加突出。这是首个跨省共建新区——川渝高筑新区,为践行国家战略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有利于培育新的增长极来源。行政区划重组后,两江新区创新资源更加集中,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动力更加强劲。打造空间集聚、产业集聚、创新融合、培育壮大新生产力的创新驱动战略平台,将有力支撑我市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绿色资源北碚区资源要素更加丰富,与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等地区互补协同,形成新的增长极。三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行政区划重组后,两江新区与北碚区在空间上集中联通,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经营权、管理责任的统一,更好地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筑和产业布局,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四是有利于推进特大城市现代化管理。行政区划调整后,重庆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布局将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组织布局,进一步健全特大城市现代化管理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统筹协调、系统高效、融合发展。两江新区、北碚区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发展规划更加科学合理。高健介绍,行政区划愈合后,两江新区和北碚区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发展规划更加科学合理。行政区划重组后,两江新区将继续保持国家级新区的功能,包括产业、金融、贸易、科技、人才等要素将更加集中,将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下一步,两江新区将重点围绕开放资源整合、产业能源提升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引领,不断强化独特优势,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比如,在开放方面,重点加快提升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江北嘴金融中心、悦来国际会展城、寸滩国际新城等开放平台水平。 “重庆制造”出海将更加便捷。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制造信息、新型互联网信息和软件产业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方面,依托我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重要资源,大力打造国家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明月湖实验室,打造卫星互联网创新中心等国家平台,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和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加快重庆智慧城市建设。行政区划调整后,北碚区绿色生态资源要素将更加丰富,文化旅游优势更加凸显,开启新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下一步,我市将研究制定支持北碚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乡融合、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提供基础支撑。比如说交通建设方面,我们来研究规划一下北市东西快速路这样的项目。北碚区,完善中心城北部高速公路网,加快玉溪高铁等对外通道建设,提升北碚综合交通“内畅通、外联通”水平。产业发展方面,支持北碚抓住生态资源和文化优势,发展文旅融合的休闲健康产业。依托西南大学科教资源,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激发北碚新纳入五镇的发展潜力,走科教工融合发展道路,提升品质,打造“好品北初”等区域公共品牌,让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销得越来越远、销得越来越好。就人而言经济保障方面,我们将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两不变,一优化。行政区划重组后,公共服务与人民经济政策适当衔接,而不是脱节。高健介绍,在本次行政区划安排中,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障民生摆在突出位置,明确了“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生产生活稳定有序”的工作原则。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市发改委在大家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等领域做了非常有力的准备和落实政策。接下来是市政发改委将结合各行业特点进行指导,确保这些公共服务与人民经济政策妥善衔接,不脱节。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点调整:一是人民经济保障政策不变。目前,大部分人民经济政策实行本市统一标准和办法,不会因为行政区划的安排对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产生影响而改变。群众满意的医疗保险报销、低保、儿童福利等政策保持不变。老百姓享受的福利、补贴本来是一样的政策,今天仍然是一样的政策。市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实施全面、基础、普遍的人民经济保障。二、手公共事务的性质保持不变。行政区划调整后,社保卡、房产证、房产证、土地使用证、工商执照等证件继续有效,无需变更。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各区政务服务大厅正常开放。服务仍在原来的地方提供。比如,原渝北区并入北碚区的五个镇的群众,如果需要线下办理婚姻登记、出入境证件等各类事务,仍然可以线下办理。同时,市发改委将继续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做到“数据多走、人少走”,确保相关服务有效衔接,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时间三是资源要素保障进一步优化。市发展改革委将配合市有关部门编制“十五五”规划,指导两江新区、北碚区做好民生领域民生工程专项规划,切实把民生工作深入人心。市发展改革委将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无缝衔接、平滑过渡”的总方针,推动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民保障体系。服务水平将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便捷、幸福。行政区划调整后,居民就医不受影响。张伟斌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记者表示,本次区划调整不会给居民就医和医疗保障带来变化。核心可以概括为三个“不受影响”。首先,就医不会受到影响,大家都可以按照原来的行为就医。当前,各项医疗卫生服务政策都是针对城市居民的。所有居民的医疗选择不受行政区划限制,可以自主选择医疗卫生机构就医。与此同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跟着人民走”。有人的地方就有服务。二是医保待遇不受影响,基本权益全程保持不变。一方面,医疗报销“均等”,所有参保公民都可以到境内任意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买参保费。性;另一方面,保险赔付仍是“按规定标准”。居民医疗保险融资标准和集中缴费期限与全市相同,职工医疗保险融资标准和缴费方式与全市相同。最后,优质服务的供给不会受到影响,还会继续优化升级。目前,本市已建立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保险办理体系。所有服务事项均可无条件受理,并按与服务大厅、草地网点相同的标准办理。市民可以就近地点线下办理,也可以选择像“御快办”一样在线办理,分区调整过程中所有服务均不会干扰。在确保“不变”的基础上,我市还将以区划调整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她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城市医疗资源统筹,推广市、区级医院的专家团队、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组织地推广到社区和镇网点,让每个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行政区划调整后,招生政策不变。会上,市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艳兵回答了招生政策相关问题。主要思想是“两变一提高”。第一个“不变”是招生政策不变。行政区划调整后两江新区、北碚区中小学(幼儿园)招生规定严格基本没变,就是“以前在哪里读过,还是在那里读”。市教委将积极指导两江新区、北碚区教育部门优化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招生政策,确保适龄儿童青少年依法就近、公平入学。另一个“不变”是指学校的运营模式保持不变。行政区划重组前,少数优质学校领衔全区“教育共同体”的领导。行政区划重组后,这些学校成为“社区教学”学校。为了确保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不因行政区划重组而受到影响,显然这些学校的教育模式将保持不变,并将继续抓好前期优质学校办学,实行联合管理,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进步”是指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行政区划调整后,我们将大力推进帕特威建设“教育共同体”,支持两江新区、北碚区引进一批优质中小学,持续提高基础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行政区划调整后,原证件继续有效,民众可自愿免费换发新证件。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罗勇就户籍更新、换证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目前,市公安局在社会福利规则、公共服务、涉企福利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支持措施,确保群众“少逃”。罗勇表示,公安机关核发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驾驶证等证件在有效期内仍可使用,目前无需更换。新牌照的更新遵循大众自愿的原则。愿意使用新地址的人员可以在通用地址正式启用后,到辖区派出所或服务大厅申请新的许可证。为了不增加企业和群众的经济负担,公安机关制定了慰问办法。除过期补发、遗失补发等情况外,罗勇表示,为了提高证件申请和续发效率,市公安局安全局不仅在辖区派出所、服务大厅加大兵力部署,还突出“警政服务一次性一事”及相关业务制度变革,同时更新了服务指南。主编:杜轩 发言时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