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重庆年均交通投资达1000亿元

日期:2025-10-15 09:52 浏览:

新闻发布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会议场景。第一眼卫视-华龙网记者石涛 第一眼卫视-华龙网讯(记者刘岩)现在(13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重庆风格现代化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是介绍重庆成果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市交通委主任庆介绍,“2小时重庆”交通圈已建成,城市综合交通网络达到19.4万公里。他说,“十四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将成渝双城经济圈、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列为国家四大交通极点,将重庆定位为国际综合交通城市。重庆扎实实施交通强国五年行动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十四五”28项主要指标中,行驶里程等22项指标提前完成,其余6项指标今年底全面完成。 “十四五”期间,年均交通运输投资达1000亿元,年均增长近6%。我市立体立体交通网络主体框架基本建成。运输服务质量、运行效率、安全稳定性大幅提升。昂马干当“人乐其行、货畅其流”的愿景正在加速推进。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构成。 “2小时重庆”交通圈基本建成,城市综合交通网络达到19.4万公里,增长约比“十三五”末期增加1.4万公里。通常形成发达的快运网络、完整的干线网络、广泛的主干网络。金属方面,运营里程达到3130公里,其中高速金属达到1356公里,比“三十五年”末增加517公里,增长62%。渝东北、渝东南相继实现高速金属突破,进入列车高速动车组。重庆东站建成通车,将中部城区至黔江的车程缩短至一小时。从车道来看,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702公里,比“十五五”末增加1300公里,增长38%。城口县结束了无车道通行的历史,全面实现了“县县通城市快速路”。 20000公里新秩序建成一级公路,87%的乡镇通三级公路,98%的村组通硬路。 “晴天灰,雨天泥”已成为过去,助力实现农村全面变革。水运方面,建立以水运为核心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可通行千吨级以上船舶的城市道路里程达到114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3亿吨,增长10%,位居全国陆河领先。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基本建成。民航方面,江北国际机场四通道、T3B航站楼以及万州、黔江机场航站楼已竣工。城市机场年旅客吞吐量8408万人次,增长81%与“十三五”末相比。 ——“出行一切都很满意”更方便。衣食住行是我国人民的主要民生,旅游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庆致力于“1小时贯通成渝、2小时市内出行、3小时覆盖全国主要城市”。以“覆盖全国”为目标,不断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在连通世界方面,我们编织了空中丝绸之路,实际运营的国际(地区)客运航线已达35条,覆盖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全球主要地区。连通全国方面,建成郑州、重庆等7条高速金属,新开工成渝中线沿线5条高速金属,加快实现1小时高速金属成都, 拉拉维甘周边 3 小时, 北京 6 号, Shoghai,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Sa lugar ng Lungsod ng Changlian, ang mga pangunahing proyekto tulad ng 渝厦高铁 mula sa 重庆东航港钱江 at ang 黔江至石柱高速公路,连接渝东南、渝东北,直达渝东北至渝东南。在服务民生方面,部分“绿色列车”仍将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出行、游客追求“慢时光”的一条财富线; “行”、“背篮渡”一直是人们的“快乐交通工具”; “响应式公交车”和“巷道公交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消除了公交车末端的微循环。 -“货流畅通”,货物运输更加顺畅。围绕“国内1天达、2天达”的目标周边国家、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发展现代多式联运集运配送体系,有效保障“重庆制造”跨越山海。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重庆成为全国首批强化国家综合货运枢纽的城市之一。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城市工业园区60%拥有班列运输 服务。规划建设的10个铁路运输口岸7个已竣工并投入使用。铁路入学率位居全国前列。 2024年江北机场货邮吞吐量位居全国第9位,为“买全球、卖全球”提供了有力的物流支撑。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做了大量工作。 2024年,综合货运量铁路占GDP比重达到10%,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3.4%,比全国平均水平提高0.7个百分点。试点8条“千里轻船”货运航线,推动河铁联运发展,有效降低相关业务物流成本。启动打造重庆航运服务产业集群,打造寄贸服务新高地,为航运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这也是一个名为“运农通”的全新城市交通和乡村所创造的创新。县城到农村的快递配送时间压缩到一天以内,部分地区实现“半日达”。创新“无人机送货”等新型传输模式,发展能飞上天、能跑地下、能跑的城乡立体物流网络。打通每个村,降低农产品运输物流成本20%以上。 ——工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交通成果初显,“御运安”等三个应用上线并取得实际成效。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一批m属性、智慧航道等智慧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效率提升20%,嘉陵江、乌江船舶通行速度提升30%以上。绿色转型热情推进。渝黔桂高速公路“氢走廊”建成运营。拆除旧营运卡车2万多辆。中部城市新增和更新电动公交车、出租车的比例达到100%。全国率先实现水污染“零排放”并在长江干线上推广。港口用电量继续领先于全国陆河。交通安全稳定性持续向好,三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面完成,高速公路安全保卫工程提前完成,增强了群众下乡出行安全。统一开放的交通市场建设加快,“大综合一体化”交通体系不断组合,公路超限运输许可等19件“川渝交易”事项可“异地办理”、线下“全程办理”。 “信用+交通”等一批典型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交通运输企业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在下一步中,市交通委将全力以赴完成“十四五”规划草案和“十五五”规划草案,努力实现“人行乐、货畅通”的美好愿景,当好先锋,努力谱写重庆现代中国风华章。相关链接:直播|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谱写现代化中国风重庆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主题(二十号)——介绍“十四五”期间重庆加快交通强市建设取得的成绩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